JavaScript must be enabled in order for you to see "WP Copy Data Protect" effect. However, it seems JavaScript is either disabled or not supported by your browser. To see full result of "WP Copy Data Protector", enable JavaScript by changing your browser options, then try again.

一方靈魂休憩之處

九月仲秋,再訪杭州,雖然出差行程依舊緊湊,但還是排出一個時段前往靈隱寺。對於同行擁有信仰的伙伴來說,靈隱寺是每到杭州必訪之地。然而上回因時間配合不上,沒能好好一探其風采的我,這次有伴同行,更決定一同前往探訪這個光是名字就很空靈的熱門景點。

對很多人來說,靈隱寺是一個熱門景點,或是宗教聖地。前往的人帶著不同的期望,有人感受風光,有人前去朝拜。對我來說,只想好好的去享受文化氛圍,體驗身在其中,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會有什麼樣的靈感,是不是一如其名,在這樣的場域中發現釋放出隱藏在心底的靈性!

靈隱寺是那個山頭裡的其中一座寺廟,買了票進了山,除了靈隱寺之外,遊客還可以前往參拜好幾個寺廟,順便在山裡享受芬多精,在山林間享受神性大自然的生態藝術,這類探訪其實是不錯的文化旅遊類的休閒活動。

我隨著朋友進入靈隱寺,對我來說是進入一場藝術的奇幻旅程。寺廟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即使人潮鼎沸,善男信女眾多,但還是能讓人感受一種安定。進入靈隱寺免費的三柱香,無論信與不信,我想這是一種尊敬見面禮,上香是對這些佛像表達尊敬的儀式,畢竟踏入了祂們的所在地。

天王殿:求平安,大雄寶殿:諸事可求,觀音:求子求姻緣,濟公殿:求好運,藥師殿求健康,華嚴殿求消災及事業學業。每個殿各司其職,來參訪的信眾內心各有疑惑,尋求對應的神明,向祂們訴說內心的困惑,祈願在生活中找到解答,人生陰天能就此撥得雲開見日出,換得陽光燦爛照耀每一天。

想象就是一場詩意的探尋

我雙手合十,抱持著敬意,開始了這場巡遊。從天王殿裡的彌勒佛,韋馱菩薩及四大天王,每尊佛像神韻栩栩如生,彌勒佛的微笑讓我感到心情舒爽,好似要我既來之則安之,所以當我轉回眼神看韋馱菩薩及四大天王時,感覺他們正在用威嚴容貌守護著這入寺的途徑,提醒放下雜念,安心往前邁步。

大雄寶殿內高達19.6米端坐在蓮花寶座的釋迦牟尼佛,的確相當令人震撼。當我們抬頭仰望,剛好與釋迦牟尼對視,祂溫和的眼神像是在訴說,這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坎,越不過的難關。容得下這樣巨佛的空間,光是挑高就讓人感覺在其中顯得渺小。而18羅漢,每一尊不同的表情,都讓我再次感受其雕塑工藝的高超技法。有個傳說,去靈隱寺看18羅漢的人,總會發現有一尊和自己有那麼幾分神似。

善男信女學習在詞藻間找尋信念!

但讓我嘆為觀止的是,大雄寶殿後殿的海島觀音及整個牆面的彩塑。約20米高的觀音兩旁站著善財與龍女,主體微妙微肖,神韻靈動,觀音的慈祥靜肅,善財和龍女的青春感,更讓人憾動的是整面牆的約150尊神明的形象,活靈活現的呈現,仰著頭望著整個東方神明宇宙,我的眼淚嘩啦的掉下來。真的是因為這樣傳神的工藝,讓人們感動。這是一幅偉大的藝術作品,可想而知當時創作者的用心,克服萬難完成這些作品,給後世留下偉大的見證,那是一股人類的力量,讓當時參與的工藝師們,能夠完成這麼多高難度的創作。我想這過程一定充滿了故事與自我發現,遇見內心靈性的自己在鼓舞著努力前行。

同行的友人以為我是和觀音對話後,才心有所感而流淚。他建議前往藥師殿和濟公殿,也和藥師佛及濟公說說話。我依舊帶著敬畏之心巡禮。趁朋友在參拜時,欣賞了濟公殿內的18幅壁畫,這就像連環圖畫般,完整的訴說了濟公的一生。我的朋友們在藥師殿停留的時間最長,他們不僅要祈求自身健康,也為求家人的健康。

很多人都登上最高的華嚴殿,算是諸事皆求,當然我也發現很多年輕人都登上去求事業順遂。此時恰巧是靈隱寺的晚課時間,直指堂的誦經是一種讓人安心的頻率。我在直指堂外坐著聆聽經文,內容我不懂,但相信這樣的音頻是一種助力,幫助人們跟靈魂裡的神對話,有助倘開自我的心門,開始一場發現自我之旅,萬事反求諸己。

這幾年頻繁各地出差,在神州大陸寺廟也成為走訪的地點。寺廟裡的工藝和傳遞出的故事,引發我想要深入探索的念頭,畢竟這是東方文化演進的一大重要脈絡,而我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張開眼睛欣賞,打開耳朵聆聽。我相信無論哪種信仰體系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讓人生有個更高的目標去修行,去追求。祈願不是一味向外索取,而是向內探索與自省。我們都借由信仰去與高我的靈體對話,而會不會,我們只是透過這樣的方式,開啟自我更深刻的靈感,在這樣的對話方式中,找到更好的方法,發現更好的自我。我相信,宗教信仰中所要表 現的境界也是藝術的追尋真善美的一種方向,引領著當下人們去往更好的地方,無論在世為人,或是離世為仙。

學習藝術,有時閉上眼睛會看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