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元宇宙探戡隊駐地創作,在 “胡同密碼”的展覽後圓滿落幕。身為策展人的我如釋重負,說說這次的活動感想。
回顧2023年元宇宙探戡隊元年,那年只有12位來自兩岸的青年創作者。在只有五天的駐地時間,要探訪又要創作,最終要思考作品的展現方式。在佈展的那天,大家都很能耐壓的把自己作品整理好,共同完成佈展任務,在彼此的鼓勵與讚美聲中,大夥一起熬夜享受一次成功,並共同迎接展覽開幕所帶來的成就感。
2024年,元宇宙探戡隊的隊伍迎來了22位兩岸青年,外加四位前期的隊員作為輔導員,協助傳承活動經驗及展覽事宜,讓第二屆的隊員們能在七天當中全心投入創作。隊員們在探訪采風之餘,也讓藝術界的前輩與專家們分享創作心得,探討同學們的創作方案,輔導員們更是全心投入協助工作,在佈展當天,大家也相互協助完成一次滿意的展覽。即使有些隊員差點無法完成作品,但最後仍在隊員彼此鼓勵下,這項短期駐地創作的任務挑戰算是如期完成了。
我相信提供這類具有挑戰性的夏令營隊活動,除了學術實踐外,對年輕人的成長過程是有意義的,走出舒適窩,跨越文化圈層交朋友,也透過實地創作累積經驗,重新檢視學到的技能,為未來的成功堆積豐碩的人文資產,這些無形的果實不會在敷衍性自我安慰中獲得。

在2025年的元宇宙探戡隊駐地創作活動,參與的隊伍更加多元,包括來自兩岸的文創藝術領域的本科生、碩博士研究生,以及前兩期的隊員擔任輔導員。儘管籌備期壓力很大,但我相信這會是代表青年世代的隊伍。今年的活動內容也比往年更加豐富,但當人多了也就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考驗。如病號需掛急診。如在活動初期,一位隊員因個人原因擅自離隊,經溝通無效,我們不得不請她離開,並除名。我們也觀察到,由於今年為求好的作品,所以給予創作的時間較為充足,出現了兩極化的反應,如同《蒼蠅王》電影中的情景,當一個團隊失去管理,有些隊員是懂得自律,專注思考與發展,而有些隊員則是如脫韁野馬般,抱著交差了事的態度,積極尋找放飛自我的機會。
更令我意外的是,一位隊員蓄意破壞秩序,煽動他人不守規則,甚至以罷展威脅我索要差旅費。這位內地名校的研究生不花心思在個人作品上,積極在展覽前煽動退展,並上演了一系列哭鬧自殺、下跪求饒、街邊碰瓷等行動戲碼,以達到脫卸責任的目的。為顧全大局,最後我們同意撤下他那差強人意的作品,並保留權利,追索他在入隊合約中所立下的未完成作品應該賠償的部份。這事件提醒了我,活動的週密性和篩選的方式需要更加完善,在跨文化交流中,事前的溝通說明也要更為詳細。
或許是網絡世界的訊息過於碎片化,年輕人看多了反權威或「美麗風景線」之類的刺激論調,但是要刮別人的鬍子還得先刮好自己的,挑戰前輩的成果得先挑戰自己的底線在哪兒,一切享樂的都得到了,消耗光了資源,但該盡的責任義務是否做到了?或許草莓族或媽寶現象,是這一代新新人類該克服的社會現代化的宿命困境。

儘管遭遇了這些挑戰,遇到迷失的青年試圖扭曲活動精神、損害整體利益的行為,但其他隊員仍然能夠以各種藝術表現法,展現胡同密碼概念的創作,並在輔導員的協助下順利呈現作品 。有一套作品還被來訪的資深國際藏家要求收藏,可見這場活動已達到了一定的專業水準。
這段期間,我們得到了許多鼓勵和支援, 活動仍有改進空間,我們也不會滿足於今年的成果 。對於創作者來說,不斷創新是驅使作品更完美的助力 。元宇宙探戡隊是屬於每一個願意持續在創作之路上努力前行的隊員們的舞臺,是學習以平和方式交流,共同創造下一次完美成果的基礎。感謝所有為活動付出心力的人,讓文化創新這一路上不再孤單。
未來的道路或許依然充滿未知與挑戰,但我更加堅定地相信,只要我們持續團結一致,元宇宙是廣闊,但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道路須要一份來自專業精神的自律,元宇宙探戡隊所要給青年創作者提供的,只是面對未來挑旅程的一段有意義的起點,能為自己,為社會創造出更多令人期待的作品與回憶。讓有緣人攜手同行,在創作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與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