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漸漸對身邊的事無感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對事物的態度開始冷漠。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對社會缺乏信任與關懷。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生活裡只剩下抱怨及憤怒。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聊天的話題只有金錢的遊戲。
電影中人變成甲殼蟲,變成僵屍、吸血鬼、或是機器人,那表述的是什麼意義?
是失去靈魂的隱喻,還是末世的狂歡?那麼有沒有平衡這種文明發展的新建議?
十年前,我發現自己生病了,得了一種患得患失的病。忽略事物的本質,只關注它的表象。
這才發現自己已經病得不輕,才知道為什I麼會常常不快樂,常常沒來由的低落想哭。太陽要下山的時候,就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恐慌著一天又要過去了。那個時候,我才發現這是憂鬱症。這個不快樂的病一旦發作,我總是反復的做著一些事。有時不停的吃,有時又一連幾天吃不下東西。有時躺在床上根本起不來,有時徹夜失眠,有時完全靜不下來,可以把房間所有的擺設弄亂再重新歸位。我沒想到這跟長期生活的型態有關,直到王路易說我們換個方式生活,去做一場實驗吧!
新生活實驗開始的時候,我不知所措。從便利的都市生活一腳踏進了田園,單純到我完全不知道該做什麼。景色很美,空氣很好,但是我覺得不安,沒有了我熟悉的一切,我還能安然無恙的生活嗎?
這是一場新生活形態的體驗,先不要設限,就這樣進行下去,試試吧!
於是,我放下什麼事都要馬上看到結果的偏執,第一個改變就是我終於在太陽下山的時候沒那麼恐慌了。我想那是因為我每天看著太陽西下,卻發現天空的顏色和雲朵竟是不一樣的。我開始懷疑以前根本沒有好好的看過夕陽西下的天空。
接著,每天我都有了新的發現,生活裡出現很多新的事物,做了很多新的嘗試,但我沒有急著跟自己要結果,只是經過這些事,從發生到變化,一步一步的去感應與接受。我開始不那麼焦慮,因為我不設限的探索,不再世故的將意外的發現放到恐懼的列表中。
就這樣,我的體重變輕了。我的過敏好了一大半,我的廚藝精進了,我的人也變漂亮了。不斷有人問我是不是去整型? 怎麼能讓自己愈來愈年輕?
如果,真的要給一個答案,那答案就在這部”田園”影片裡了。
這部影片,記錄了這十年來的生活實驗,透過這樣的生活方式,我找回來了快樂的原型,一種用時間創作的生活藝術,讓我慢慢地蛻變與超脫到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王路易說「從事教育不怕別人模仿,就怕魔仿。」以藝術方式呈現生活實驗,是要在文化語境中與大家分享,做一份歷史報告,因為我們希望透過這部影片,為更多人提供不同視角的參考,找回屬於自己變形以前的原有快樂。
請登上iNGO 號,就有機會線上看到這部影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