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抗戰勝利八十周年,我有幸參與了這場勝利紀念活動。九月二號的凌晨,我在下榻酒店中,轟轟震耳的聲響中醒來。我從落地窗看見一排排的坦克車,慢慢駛過,停在路上成為方陣。那瞬間我才有了真實感,明天我將要見證歷史的一刻。
提到中國的抗戰歲月,就想到我爺爺,但小時候我是跟著外公外婆長大的,我總是喊他們爺爺奶奶。總有人糾正我,那是你媽媽的父母,所以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是你爸爸的父母才對。
的確有段時間讓我有點混亂,畢竟我從沒看過我的親爺爺奶奶,等我再長大一點,爸爸才跟我說關於爺爺奶奶的故事。我爺爺是軍人,在抗戰時期出征。那個時候,我爸爸還是小蘿蔔豆子,我叔叔還在奶奶的肚子裡。那個年代全面抗戰,奶奶家族甚至捐出了家產支持抗戰軍需,因為我的爺爺是個軍官。但不幸的消息傳來,爺爺在中條山戰役為國捐軀了,而我叔叔成為了遺腹子。
他們兄弟再大一點,就進入了遺族學校就讀,後來到了台灣。我爸爸說,當年奶奶只跟他說: 照顧好弟弟,還有要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頂天立地在當年他的心裡是什麼概念?我這樣問過爸爸。他說就是像我爺爺一樣,當個保家衛國的軍人。就這樣,我爸進了黃埔軍校,成為在台灣復校後第一期學生。

所以在我們家九三軍人節和光復節是很重要的。爸爸會帶我們去忠烈祠祭拜爺爺。只要和爸爸跟叔叔一起去忠烈祠,我們的心就緊緊的栓在一起。在歷史的洪流中,有我的祖父的熱血換來的驕傲勝利,想到這裡,內心就熱血澎湃,這大概是軍人家庭長大的才能理解的體認。
九月三號一大早,從北京飯店步行至廣場。沿路那些已準備好接受檢閱的軍人們,早已雄糾糾氣昂昂的在待命了。這麼近的看著氣宇軒昂的軍人們,我剎時激動了起來,想起了爸爸穿著軍裝的模樣,也想起了我從未謀面的爺爺,八十多年前出征前會是什麼模樣!。
當分列式開始,每個方陣的官兵們踏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走來。雖然我和所有嘉賓一樣,都拿著手機在拍照。那整齊的踏步聲,是一場宣言,宣示著每個軍官們保家衛國的決心,將小愛化成大愛的態度。當他們敬禮時,我彷彿也看見了爸爸曾經年青稚嫩的臉,說著我要當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對大多數人而言,這場紀念活動展示了強大的能量,中國不用再擔心受到任何欺凌。對我而言,是在這樣的場合中和爺爺及爸爸進行了一場跨時空的對話。告慰爺爺當年的犧牲,感謝爸爸承襲父職成為軍人,也把我教育成獨立堅強的女性。我很幸運成為他們的後人,在這樣特別的場合裡,我的眼淚悄悄的流下。
歷史告訴我們戰爭的背後是多少家庭辛酸的故事,以及無法彌補的傷痕。但更重要的意義在認知和平的珍貴。而在這樣的時刻裡,我更敬重這些軍人們。他們書寫的不僅是歷史的篇章,更多的是把愛極大化,每個小我匯集成大我的能量,為了愛自己的家人家園,盡最大的責任義務。
有部寓言式電影叫燕尾蝶,講述一群在垃圾回收場討生活的人,有一天發現了生錢的方法,終於可以脫離這垃圾回收場前往物慾橫流的錢都追尋夢想了,一陣歡興鼓舞。臨行前,這個垃圾回收場酷帥的場主給了男一號一把手槍,告訴他在叢林法則的世界,夢想是需要武器保護的。
當和平鴿與氣球飛向天際的時刻,我向著天際許下心願,願世界和平,所有的戰爭武器都只是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