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袁佐說:我們需要的,僅僅是真誠的對待人和大自然。
這是在他的最新個覽「做一堵牆,再挖出一些透氣的洞」期間的自述。而我看到這句話時,實有感觸。
疫情正式結束之後,所有的人脫離了那些封控隔離,日常種種核酸檢驗,那些讓生活變得疏離的日子,好似一場夢般的消逝了,一如夢中甦醒的我們,回到了正軌,飛快的把那段不好的記憶狠狠拋在腦後,當人們再度見面,擁抱,重聚,在時空中仍有一種恍惚的感覺,在面對面之際有的感嘆,有的更緊實的抓住當下,傾吐寒暄,但可能在內心深處都明白,即使要將那三年翻篇,但還是有些東西是值得留在心底的。
於是,一場又一場的展覽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的在各個畫廊中展開。藝術家們,沉寂了三年,畫廊主們安靜了三年,所以傾力給予公眾一場又一場文化饗宴,想透過此舉將人們空洞的三年時光,用藝術迅速填補回來。
我也沉靜了三年,這三年來做了很多不同與以往的事,修煉了另一個層面的人生課題,見習到了各圈層的價值觀,明白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人與人之間有時是存在著一堵看不見的牆。
在去袁佐的展覽之前,看他的展覽海報與命題,我直覺的聯想了我這三年的時光,每天在手機和電腦屏幕裡服務這海峽兩岸來往的大眾,方寸之間是漫漫網海,我是海上的那根浮木。也或者說,在屏幕的那一頭,我的信息正是一口可以讓他舒緩的純氧。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生活被疫情築起了一道又一道的牆。而這些牆有時不僅存在與外界,有時也存在自己內心之間。
然而在外界被疫情築起城牆的時候,很多人都開始調整生活步調。人們減少了社交生活,開始緩慢沉澱思考自我與自然的關聯。於是親近自然,騎車,健行,爬山,慢跑,露營,徜徉自然中讓焦慮的情緒得到治癒。
走進袁佐的展覽,隨著一幅幅的作品,我對展覽命題有了新的見解。袁佐透過那個透氣的洞,讓自己的靈魂舒張開來,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巨大的花園。每幅作品色彩斑斕,有衝擊,有柔美,有矛盾里的融合感,有低吟的絮語,有隨風的輕擺,有雨後的清新,有晨曦的微光,有落日的夕照,搖曳在花瓣與枝葉間。
這巨大的花園,是藝術家對自然的觀察與敬畏,也是自我心靈除塵的過程。或許有著更多的解讀在每一幅作品裡,那是創作當時內心的寄語也好,或是更深刻的祈禱,對著自然或全人類或全宇宙的呼喊,或是對自我內在時空的探勘。但謝謝藝術家以色彩和抽象中微具象的表述方式,讓觀眾有機會去臆想,去揣測,去探索,去理解。
在此展熱鬧的開幕式之後,我特地又選了一天前去畫廊,在安靜中孤獨品味了每幅作品。站在那些作品前,仔細的觀看,然後閉上眼,感覺我已置身在那滿園春色的花園裡,色塊變成了朵朵鮮花,我彷彿已聞到花香。 再睜開眼,我好像理解了。
生活中各種起起伏伏,都是養份,為你的內心花園施肥,沒有這些養份就開不出美麗的花朵。如果覺得生活卡頓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可以走進大自然靜靜欣賞自然的變化與美景,或者走進畫廊與藝術作品為伍。 總有一些方法,可讓牆內的花園生氣盎然。